过去十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是一场围绕“云”与“端”的赛跑。
而进入AI时代,这场赛局已进入白热化的落地阶段。当技术不再是唯一的壁垒,如何让AI真正融入企业的血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在这场落地之战中,一个共同的方向正在浮现:ONE战略。
从“一体化入口”到“统一平台”,AI正推动企业服务走向深度整合。最具代表性的两面旗帜,是用友YonSuite的“双One”与“钉钉One”。
近期,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异常热闹。用友YonSuite率先喊出前瞻性的口号——“One AI-World, One YonSuite”,为AI时代的SaaS产业定下基调。
它提出的“双One”,既是对未来的宏大描绘,也是对自身角色的精准定位:One AI-World,勾勒AI驱动的新商业世界;One YonSuite,宣示成为全球成长型企业最优核心平台的决心,也意味着一次 All-in-ONE 的战略升级。
是同样以“AI”为核心,但战略路径截然不同的——钉钉,其“钉钉One”产品的发布,同样体现了向“一体化”迈进的思路。
钉钉的“一体化”路径,侧重于以“AI Agent驱动”重构工作流,旨在将分散的工作信息整合汇聚,形成更智能的“优先级流”。
那么,为何在相同的AI浪潮下,这两家背景迥异的头部厂商,会不约而同地奔向“ONE”?
不同基因,不同ONE
一场战略的背后,是血脉、是基因、更是过往历史的沉淀。
YonSuite的“双One”战略,与其发展历程和定位密切相关。用友作为中国长期深耕企业级管理软件的服务商,积累了对于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如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等)的深刻理解。这种对业务本质的把握,是其核心优势所在。
因此,在AI大模型兴起后,YonSuite的战略自然侧重于将AI能力深度嵌入这些核心业务流程之中。其核心逻辑是由核心业务系统向外扩展。
YonSuite通过六个“ONE,将其自研的YonGPT和“统一数智底座”,AI能力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深度耦合,实现“业财融合”的更高阶版本——“业财人客,一体智能”。
这是一种“系统级”的一体化,其价值在于能够直接驱动企业的核心运营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经营管理。
相较之下,钉钉的“ONE”路径呈现出不同的起点。钉钉起源于即时通讯和协同工具,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频的用户触点,其核心优势在于“连接”。
然而,这种优势也带来了挑战:如何从一个“高频但浅层”的连接工具,走向“高频且深层”的业务平台?
钉钉One和其背后的AI Agent,正是其答案。它试图通过Agent来重构信息流,将用户的注意力从群消息转移到优先级流,这是一种注意力的一体化。
同时,它通过AI搜问和开放平台,希望将所有SaaS、所有业务数据都汇聚到钉钉这个超级入口。其本质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App Store”,让所有企业都在这个平台上各取所需。
这两种路径反映了各自的出发点:YonSuite侧重于核心业务系统的智能化深度整合,钉钉则侧重于工作入口的统一与流程重构。
前者的整合涉及企业复杂核心系统的改造,实施难度和对厂商业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后者的整合侧重于用户界面和工作习惯的优化,其挑战在于构建繁荣的应用生态和确保数据有效连接。
市场的选择:两种“ONE”的商业逻辑
在商业世界,战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深的护城河。
YonSuite的“双One”,是一场“价值的重塑”。
在SaaS市场,客户流失率(Churn Rate)是悬在所有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YonSuite的“ONE”,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终极武器。
当一家成长型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业务——财务、供应链、人力、客户关系等等,如果需要采购不同的系统,最终数据不能互通,形成了数据孤岛,后期迁移成本将变得近乎天文数字。
而YonSuite与AI深度绑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商,而是成为了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了从工具售卖到价值绑定的商业模式升级:一个平台、一个底座、一套系统,贯穿企业的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
同时,通过AI的赋能,YonSuite能够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点,比如:基于大模型实现智能报表分析,或者通过AI驱动的供应链优化来降低成本。这让它在与垂直SaaS厂商的竞争中,能够以“平台”之势,降维打击“单点”。
而钉钉的“一体化”,是一场“入口的争夺”。
钉钉的商业逻辑是“流量为王”。其庞大的用户基数是其最大的资产。但如何将这些流量变现,如何将“工作门户”转化为“商业平台”?
“钉钉One”便是其答案。通过AI重构工作流,它旨在将用户牢牢地锁定在钉钉这个“超级入口”。
然而,这种“入口之争”也存在挑战。因为入口的背后,是生态的复杂性。钉钉要为所有的AI开发者、所有的SaaS厂商提供基础设施和商业变现模式,这不仅需要巨大的投入,更需要在一个开放与控制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正如《增长黑客》中所言,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钉钉的“ONE”战略,正是要通过AI来改变用户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对“入口”的彻底占领。
简而言之,YonSuite的战略侧重于通过深度整合核心业务系统来提升客户价值和粘性(提升转换成本);钉钉的战略则侧重于通过统一入口和工作流优化来扩大用户覆盖和生态影响力(巩固入口地位)。
在AI时代,两者都试图证明其路径能为企业创造显著价值:YonSuite在深度业务流程优化方面潜力较大,钉钉则在用户覆盖和生态扩展方面具备优势。
一个AI时代的两种路径
AI时代的“一体化”之战,最终的赢家未必是某一家企业,而是能在“深度”与“广度”之间找到平衡的那类玩家。
YonSuite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深度”转化为“广度”。它在核心业务整合上拥有厚实积累,但在交付和服务模式上仍然偏重,需要通过更轻量化的方式,覆盖更多中小企业。它的生态建设与统一开发平台,正是对这一方向的尝试。
钉钉的挑战则是如何将“广度”转化为“深度”。它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频触点,天然具备生态优势,但如何获得企业在核心业务场景上的信任,如何让“入口优势”延伸为“业务深度”,仍需时间和市场验证。
AI时代的“ONE”,是一场不可逆转的趋势。两者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都代表了对未来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深刻洞察。
无论是YonSuite的深度整合,还是钉钉的广度连接,都在推动企业服务市场加速变革。它们并非互相排斥,而是代表了两种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种从核心业务出发,向外延展;另一种从用户入口出发,向内渗透。
未来,企业的数智化进程大概率不会只依赖单一路径,而是结合多种模式、在开放生态中不断试错与演进。真正的行业格局,可能并不是“谁替代谁”,而是多元共存、各自成势,共同塑造AI时代的企业服务新图景。
END
相关内容
售前咨询
售后服务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用友产业园